返回

古代重组家庭日常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番外二 欢儿与程家篇(上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新婚次日,欢儿闲来无事去孙家看婆姐程英,也是为认门。

    不想进门即被孙家父子木愣愣的眼神盯的心中发毛。

    又听得痴痴发笑声,也不知是为何。

    毛骨悚然,寒意遍布全身,不敢想象程英姐是如何坚持下来的。

    扭头看到孙母双眼无神,木着脸直视着她打量,头皮发麻,下意识就想要逃出去。

    纵使头顶着大太阳,这个家阴森森的,给人的感觉太压抑。

    欢儿非常不喜欢,待着难受极了。

    程英原是要留饭,看她神色没再强留,匆匆说几句话送他们出去。

    院门口,欢儿欲言又止,终是化作一声叹息,转身去了。

    程英强撑笑笑没言语,盯着程望和欢儿相携离去的背影发了一会呆。

    无论以前多艰难,弟弟们总归是越来越好了。

    不像她,陷在这深渊里,动弹不得。

    又想到原五,实在不该拖累他这些年,亏欠他的这辈子都难以还清。

    文昌在院里喊娘,打断程英思绪,转身进院瞧见婆母哭丧着脸抹泪。

    却是无力去安慰。

    她心中的愁苦一点不比婆母少。

    谁又能来安慰她?

    且家中这个样子,言语安慰徒劳无益,只作看不见,忙自己的活。

    走出巷子,欢儿回望,已然看不见程英。

    心里却依旧难受的厉害,面上就不太好看。

    程望口舌笨拙,张张嘴却没发出声音,实在不知该如何安慰。

    回到家二人相对无言,欢儿闲不住索性站起身道:“我去铺里看看。”

    程望没反对,跟着站起身:“我同你一道。”

    两人把院门锁上,朝镇西而去,一路上不少镇人打量,还有打趣声,问程望成亲的滋味如何。

    程望笑着道好,再被追问如何好,便只笑笑不吭声。

    远远看到原五,他站在原地等两人走近,扬笑问候:“这是去哪?”

    听是去铺里,他啧一声,冲程望道:“方才成亲,你两人难得歇着,怎不出去游玩?隔壁镇上圆觉寺正逢庙会,有赐斋饭,热闹极了。”

    程望拿眼看欢儿,问:“你可想去看看?”

    他提起圆觉寺,欢儿想起木兰赎身时得那两位僧人所助。

    两个镇子离的不近,她是懒得跑去凑热闹,回头倒是该问问木兰可要去?

    见欢儿摇头,原五对程望颇无奈,哪用问想不想去,直接带她去玩,又怎会真的拒绝?

    小夫妻的事他一个外人管不得,闲话两句,原五摆手让两人去。

    见他二人肩并肩去了,扭头叹一声,心中羡慕的紧。

    何时他能与程英这样光明正大并肩同行?

    不知为何程望成亲,令他这念头更加蠢蠢欲动,难以捺住。

    思多无用,暗叹了一声,摇头巡街去了。

    欢儿来到铺里,被喜月好一顿取笑,消磨半日用过午饭半下晌才回去。

    和程望两人还没走到家门口,远远就瞧见一个妇人挎着篮子趴在门上朝院里看。

    欢儿疑惑,心中暗想是何人。

    程望微拧着眉头,看身形像大伯母。

    两家不亲近,爹过世后更无走动,甚是明白若无好处哪会轻易登门?

    心中不喜,正犹豫着该如何开口,那妇人扭头看到两人,挥手打招呼。

    隔着十几二十来步,程望微微侧头低声说了一句:“是大伯母,两家寻常不走动。”

    欢儿挑眉,心中了然,往常只听他说过日子如何艰难,并未提起本家相助。

    想也知道关系并不好。

    此时登门,必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面上笑容淡淡,且看这程家大伯母如何说道。

    方走近就听程大娘笑着夸欢儿:“侄媳妇长的可真标致,浓眉大眼跟望儿属天生一对,昨儿我一见就心喜,和他大伯总算放了心,也算对得起他爹娘……。”

    欢儿听着想笑,这桩亲与他们有半分关系,说的好像是他们撮合的一样。

    当真厚颜无耻。

    程望皱着眉头,同是不耐烦听这些,打断程大娘的话,直接了当的问:“大伯母寻常不登门,有事直接说吧。”

    被欢儿盯着,程大娘些许尴尬,不自在笑笑,道:“你这孩子也真是,跟你爹一样性子直。”

    又冲欢儿解释道:“他两兄弟话少性子冷,鲜少与我们走动,咱是自家人,我是盼着你们过的好,这不家中收了萝卜,专程送来给你们。”

    欢儿瞥了眼篮子,里面当真有几棵大萝卜。

    只是无利不起早,她想拿这萝卜换什么?

    也不去接,只把院门打开,呛声道:“我娘家萝卜白菜种的多,不缺这些,大娘拿回去自家吃吧。”

    程大娘也不恼,笑着接话:“几棵菜而已,侄媳妇别外道。”

   

番外二 欢儿与程家篇(上)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